
財富熱線
豬丹毒的防治要點
- 分類:技術應用
- 作者:金大眾生物
- 來源:www.wzjxdt.com
- 發布時間:2022-07-22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最近,在養殖一線服務期間多次遇到豬丹毒的病例。夏天到了,本病在豬場有增加的態勢,所以提醒養殖朋友要特別重視。豬丹毒是由丹毒絲菌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敗血性傳染病。臨床特征是:急性型呈敗血癥癥狀;亞急性型在皮膚上出現紫紅色疹塊;慢性型為非化膿性關節炎和疣狀心內膜炎。
?
?
?
?
流 行 特 點
?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以夏季炎熱、多雨季節流行最盛。本病的傳染主要通過消化道,其次通過損傷的皮膚,蚊、蜱、虱、螨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播本病。多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傳染。當前豬丹毒以急性和亞急性為多,慢性型較少。
?
急性型(敗血型):常見于中大豬和母豬,剛開始個別豬無癥狀突然死亡,隨后部分豬突然爆發,體溫升高到42~43℃,眼結膜充血,便秘,耳、頸、背等部位皮膚潮紅、發紫。臨死前可見腋下、股內、腹內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紅斑,指壓退色。常于3~4天死亡。
?
?
?
?
亞急性型(蕁麻疹型):體溫升高到41~42℃,皮膚出現紅色疹塊,在胸部、頸部、腹部、背部、四肢等處出現,俗稱“打火印”,疹塊突出皮膚2~3毫米,指壓褪色,可于幾天后消退干枯,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,同時伴有口渴、便秘、嘔吐、體溫高癥狀。需要注意的是,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,癥狀惡化而轉變為急性型而死。亞急性型病程一般為1~2周。
?
?
?
慢性型: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,也有原發性,常見皮膚結痂壞死,關節腫大、變形、疼痛、跛行、僵直。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。心律不齊、呼吸困難、貧血。病程達數周至數月。
?
需要說明的是,近幾年急性型病豬發病急,死亡快,豬群發病初期的病死豬,死前皮膚上往往看不到典型的疹塊,容易誤診為藍耳、豬瘟、敗血鏈球菌等,直到隨著病程發展,看到典型的疹塊才恍然大悟。我們應該認真觀察,尤其是棕色、黑色被毛的豬,更容易忽略。
?
診 斷 要 點
1、中大豬、母豬突然發燒、皮膚發紅,個別突然死亡。
2、注射青霉素有很好效果。
3、仔細觀察,發現皮膚上有突出于皮膚表面的紅色不規則疹塊,指壓褪色。具備這三點就基本可以確診。
?
?
?
預 防 方 案
?
1、堅持自繁自養,安全引種。
2、做好豬場生物安全措施,尤其是定期消毒和消滅蚊蠅、虱、螨、蜱等寄生蟲。
3、夏季可用“維力喜”或“免疫換肽”或“真維獅”飲水或者拌料,減少熱應激,提高豬群免疫力。
?
?
?
4、對于發過該病, 或處在高危區域的受威脅豬場,針對本場情況采用豬丹毒或丹毒豬肺疫二聯活苗進行免疫即可。公母豬可在每年春、秋季節定期進行豬丹毒免疫接種。
?
?
治 療 方 案
?
發病后首先是早期確診,隔離病豬,及時治療。用藍寶稀釋青霉素或歐普林肌肉注射,對豬丹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?
?
?
同時,一定要對豬群采取群體防治措施。建議用歐萊克2kg+康泰健1kg+益清2kg,拌料1000斤,一個療程可連用5~7天。
?
?
?
豬丹毒的防治要點
【概要描述】最近,在養殖一線服務期間多次遇到豬丹毒的病例。夏天到了,本病在豬場有增加的態勢,所以提醒養殖朋友要特別重視。豬丹毒是由丹毒絲菌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敗血性傳染病。臨床特征是:急性型呈敗血癥癥狀;亞急性型在皮膚上出現紫紅色疹塊;慢性型為非化膿性關節炎和疣狀心內膜炎。
?
?
?
?
流 行 特 點
?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以夏季炎熱、多雨季節流行最盛。本病的傳染主要通過消化道,其次通過損傷的皮膚,蚊、蜱、虱、螨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播本病。多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傳染。當前豬丹毒以急性和亞急性為多,慢性型較少。
?
急性型(敗血型):常見于中大豬和母豬,剛開始個別豬無癥狀突然死亡,隨后部分豬突然爆發,體溫升高到42~43℃,眼結膜充血,便秘,耳、頸、背等部位皮膚潮紅、發紫。臨死前可見腋下、股內、腹內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紅斑,指壓退色。常于3~4天死亡。
?
?
?
?
亞急性型(蕁麻疹型):體溫升高到41~42℃,皮膚出現紅色疹塊,在胸部、頸部、腹部、背部、四肢等處出現,俗稱“打火印”,疹塊突出皮膚2~3毫米,指壓褪色,可于幾天后消退干枯,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,同時伴有口渴、便秘、嘔吐、體溫高癥狀。需要注意的是,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,癥狀惡化而轉變為急性型而死。亞急性型病程一般為1~2周。
?
?
?
慢性型: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,也有原發性,常見皮膚結痂壞死,關節腫大、變形、疼痛、跛行、僵直。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。心律不齊、呼吸困難、貧血。病程達數周至數月。
?
需要說明的是,近幾年急性型病豬發病急,死亡快,豬群發病初期的病死豬,死前皮膚上往往看不到典型的疹塊,容易誤診為藍耳、豬瘟、敗血鏈球菌等,直到隨著病程發展,看到典型的疹塊才恍然大悟。我們應該認真觀察,尤其是棕色、黑色被毛的豬,更容易忽略。
?
診 斷 要 點
1、中大豬、母豬突然發燒、皮膚發紅,個別突然死亡。
2、注射青霉素有很好效果。
3、仔細觀察,發現皮膚上有突出于皮膚表面的紅色不規則疹塊,指壓褪色。具備這三點就基本可以確診。
?
?
?
預 防 方 案
?
1、堅持自繁自養,安全引種。
2、做好豬場生物安全措施,尤其是定期消毒和消滅蚊蠅、虱、螨、蜱等寄生蟲。
3、夏季可用“維力喜”或“免疫換肽”或“真維獅”飲水或者拌料,減少熱應激,提高豬群免疫力。
?
?
?
4、對于發過該病, 或處在高危區域的受威脅豬場,針對本場情況采用豬丹毒或丹毒豬肺疫二聯活苗進行免疫即可。公母豬可在每年春、秋季節定期進行豬丹毒免疫接種。
?
?
治 療 方 案
?
發病后首先是早期確診,隔離病豬,及時治療。用藍寶稀釋青霉素或歐普林肌肉注射,對豬丹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?
?
?
同時,一定要對豬群采取群體防治措施。建議用歐萊克2kg+康泰健1kg+益清2kg,拌料1000斤,一個療程可連用5~7天。
?
?
?
- 分類:技術應用
- 作者:金大眾生物
- 來源:www.wzjxdt.com
- 發布時間:2022-07-22
- 訪問量:0
最近,在養殖一線服務期間多次遇到豬丹毒的病例。夏天到了,本病在豬場有增加的態勢,所以提醒養殖朋友要特別重視。
豬丹毒是由丹毒絲菌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敗血性傳染病。臨床特征是:急性型呈敗血癥癥狀;亞急性型在皮膚上出現紫紅色疹塊;慢性型為非化膿性關節炎和疣狀心內膜炎。
流 行 特 點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以夏季炎熱、多雨季節流行最盛。本病的傳染主要通過消化道,其次通過損傷的皮膚,蚊、蜱、虱、螨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播本病。多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傳染。當前豬丹毒以急性和亞急性為多,慢性型較少。
急性型(敗血型):常見于中大豬和母豬,剛開始個別豬無癥狀突然死亡,隨后部分豬突然爆發,體溫升高到42~43℃,眼結膜充血,便秘,耳、頸、背等部位皮膚潮紅、發紫。臨死前可見腋下、股內、腹內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紅斑,指壓退色。常于3~4天死亡。
亞急性型(蕁麻疹型):體溫升高到41~42℃,皮膚出現紅色疹塊,在胸部、頸部、腹部、背部、四肢等處出現,俗稱“打火印”,疹塊突出皮膚2~3毫米,指壓褪色,可于幾天后消退干枯,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,同時伴有口渴、便秘、嘔吐、體溫高癥狀。需要注意的是,也有不少病豬在發病過程中,癥狀惡化而轉變為急性型而死。亞急性型病程一般為1~2周。
慢性型: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變而來,也有原發性,常見皮膚結痂壞死,關節腫大、變形、疼痛、跛行、僵直。潰瘍性或椰菜樣疣狀贅生性心內膜炎。心律不齊、呼吸困難、貧血。病程達數周至數月。
需要說明的是,近幾年急性型病豬發病急,死亡快,豬群發病初期的病死豬,死前皮膚上往往看不到典型的疹塊,容易誤診為藍耳、豬瘟、敗血鏈球菌等,直到隨著病程發展,看到典型的疹塊才恍然大悟。我們應該認真觀察,尤其是棕色、黑色被毛的豬,更容易忽略。
診 斷 要 點
1、中大豬、母豬突然發燒、皮膚發紅,個別突然死亡。
2、注射青霉素有很好效果。
3、仔細觀察,發現皮膚上有突出于皮膚表面的紅色不規則疹塊,指壓褪色。具備這三點就基本可以確診。
預 防 方 案
1、堅持自繁自養,安全引種。
2、做好豬場生物安全措施,尤其是定期消毒和消滅蚊蠅、虱、螨、蜱等寄生蟲。
3、夏季可用“維力喜”或“免疫換肽”或“真維獅”飲水或者拌料,減少熱應激,提高豬群免疫力。
4、對于發過該病, 或處在高危區域的受威脅豬場,針對本場情況采用豬丹毒或丹毒豬肺疫二聯活苗進行免疫即可。公母豬可在每年春、秋季節定期進行豬丹毒免疫接種。
治 療 方 案
發病后首先是早期確診,隔離病豬,及時治療。用藍寶稀釋青霉素或歐普林肌肉注射,對豬丹毒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同時,一定要對豬群采取群體防治措施。建議用歐萊克2kg+康泰健1kg+益清2kg,拌料1000斤,一個療程可連用5~7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閱讀
- 某商家無證在抖音等網絡銷售獸藥被立案調查 2022.10.05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九期精彩回放! 2022.09.29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八期精彩回放! 2022.08.29
- 熱烈祝賀金大眾集團第三十屆經營智慧高峰論壇圓滿成功! 2022.08.26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七期精彩回放! 2022.07.30
- 喜訊 | 河南金大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順利通過新版獸藥GMP驗收! 2022.07.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