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財富熱線
為什么又是魏氏梭菌病?如何防控?
- 分類:技術應用
- 作者:金大眾生物
- 來源:www.wzjxdt.com
- 發布時間:2022-07-14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2022年6月18日,在河南太康縣養殖場走訪養豬場時,很多養殖戶反應豬突然性死亡的病例很多,今天剛好遇到了一例急性死亡病例。病死豬腹部膨大,肛門外翻,皮膚蒼白,解剖可見病死豬的喉頭、氣管內都有大量泡沫性物質,泡沫呈現粉紅色或大紅色。肺臟腫大,肝臟腫大充血,脾臟也發生充血。病豬表現出消化道不同部位都有出血點或出血斑。在胃底部有出血斑,腸系膜、腸道出現充血和出血,有的部位還可見腸道脹氣。尤其是小腸內有大量出血點,內容物稀軟,還可見有一些黏液和血液。全身各處淋巴結都出現充血和出血情況。最典型的是肺門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充血和出血嚴重。
?
?
?
?
通過臨床癥狀和剖檢分析,診斷為豬魏氏梭菌病。
?
?
1、發病原因
本病病源屬于一種條件性致病菌,通常在動物胃腸道內長期存在,但不會使動物出現臨床癥狀,只有當動物處于某些應激情況下就會導致動物自身體質變弱,從而使魏氏梭菌有機可乘,導致豬發生魏氏梭菌病。
?
豬群密度過大、通風不良、氣溫突變、轉圈、合群、打架爭斗等各種不良應激因素可引起該病發生。改善飼養管理,降低飼養密度,改善通風條件,夏天注意降溫,冬天注意保暖,及時清除糞便,及時更換污染物或潮濕的墊草,定時進行有效消毒,可防止本病發生。
?
2、流行情況
魏氏梭菌也叫產氣莢膜梭菌, 呈革蘭氏陽性。本病的傳染源是各種已經發病或帶菌的動物,傳播途徑是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等傳染。本病多在氣候變化異常、陰雨潮濕的條件下流行,且本病不分年齡性別品種,均可發病。易感動物是各種家畜及一些家禽,但豬的感染率比較高。任何品種、年齡的豬只都能感染,其中仔豬和種公豬具有較高的發病率。本病死亡率高,通常是在發病后的2h內就會出現死亡,死亡率最高可達100%。
?
?
?
?
3、臨床癥狀
本病根據其發病后臨床癥狀出現的情況,可以將豬魏氏梭菌病分為4 種類型, 即最急性型、急性型、亞急性型和慢性型。
?
3.1 最急性型
發病豬通常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就會死亡。死亡率極高,有的病豬會表現出一些癥狀, 如煩躁不安、共濟失調、角弓反張等情況。病程稍長的豬會出現呼吸不暢, 不斷嘶叫, 叫聲沙啞。表皮可見蒼白, 可視黏膜蒼白。有的病豬會從口鼻流出白沫, 突然倒地。四肢不斷顫抖, 前后劃動。常在幾個小時內會出現死亡。晚上發病的病豬可見其將飼料吃光, 第二天早上死亡。
?
3.2 急性型
急性型的病豬可以出現典型的病變, 可見病豬精神沉郁, 有腹痛癥狀, 排出糞便上有灰黃色組織碎片, 甚至還可見有血液。
?
3.3 亞急性型
本型的病豬通常具有較好的精神狀態, 食欲正常, 但病豬會出現持續性腹瀉, 排出的糞便開始為黃色稀便, 隨著病程的延長糞便可以變為清水樣。在糞便中混有大量組織碎片。外觀呈現米湯狀。病豬會因脫水而逐漸消瘦, 常在一周左右發生死亡。
?
3.4 慢性型
慢性型的病豬病程較長,常為數周或數月。病豬精神正常,但會間或性的發生腹瀉。排出的糞便為灰黃色。具有較高的黏性,常在肛門周圍和后肢上黏附,形成結痂。病豬生長發育變慢,體型出現漸進性的消瘦,最后變為僵豬或死亡。
?
4、防控措施
4.1 免疫接種
本病可以使用疫苗進行接種,懷孕期的母豬可以在產前1月時接種C型魏氏梭菌福爾馬林氫氧化鋁類毒素苗。在肌肉內注射5ml,過15d 后需要再次接種,劑量為8ml。這樣可以在妊娠期內形成抗體。仔豬在出生后也可以從母乳中獲得母源抗體,具有保護力。種公豬常在6 個月免疫接種1 次。
?
4.2 防治方案
由于本病發病急、死亡快,死亡率高,無治療時間。所以,本病只能以預防為主!??
(1) 讓養殖戶在飼料中添加0.5%的小蘇打,連用5~7天,以改善胃腸道環境。
(2)?美樂凈1kg?+ 菌林克1kg?+?旗智1kg,拌料1000斤,連用5~7天。
?
?
?
?
4.3 加強飼養管理
豬群要飼喂營養均衡的功能性飼料(如:旺仔863、肥壯肽、超濃1510等),及時清除圈舍內的糞便和雜物。確保圈舍的通風干燥。對養殖場內外要定期用康巴斯、過硫酸氫鉀復合物粉等進行消毒處理,可以有效殺滅養殖場內的病原菌。圈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溫濕度, 確保在不同季節保持溫濕度恒定。在養殖過程中還要注意預防各種應激因素等。
?
為什么又是魏氏梭菌病?如何防控?
【概要描述】2022年6月18日,在河南太康縣養殖場走訪養豬場時,很多養殖戶反應豬突然性死亡的病例很多,今天剛好遇到了一例急性死亡病例。病死豬腹部膨大,肛門外翻,皮膚蒼白,解剖可見病死豬的喉頭、氣管內都有大量泡沫性物質,泡沫呈現粉紅色或大紅色。肺臟腫大,肝臟腫大充血,脾臟也發生充血。病豬表現出消化道不同部位都有出血點或出血斑。在胃底部有出血斑,腸系膜、腸道出現充血和出血,有的部位還可見腸道脹氣。尤其是小腸內有大量出血點,內容物稀軟,還可見有一些黏液和血液。全身各處淋巴結都出現充血和出血情況。最典型的是肺門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充血和出血嚴重。
?
?
?
?
通過臨床癥狀和剖檢分析,診斷為豬魏氏梭菌病。
?
?
1、發病原因
本病病源屬于一種條件性致病菌,通常在動物胃腸道內長期存在,但不會使動物出現臨床癥狀,只有當動物處于某些應激情況下就會導致動物自身體質變弱,從而使魏氏梭菌有機可乘,導致豬發生魏氏梭菌病。
?
豬群密度過大、通風不良、氣溫突變、轉圈、合群、打架爭斗等各種不良應激因素可引起該病發生。改善飼養管理,降低飼養密度,改善通風條件,夏天注意降溫,冬天注意保暖,及時清除糞便,及時更換污染物或潮濕的墊草,定時進行有效消毒,可防止本病發生。
?
2、流行情況
魏氏梭菌也叫產氣莢膜梭菌, 呈革蘭氏陽性。本病的傳染源是各種已經發病或帶菌的動物,傳播途徑是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等傳染。本病多在氣候變化異常、陰雨潮濕的條件下流行,且本病不分年齡性別品種,均可發病。易感動物是各種家畜及一些家禽,但豬的感染率比較高。任何品種、年齡的豬只都能感染,其中仔豬和種公豬具有較高的發病率。本病死亡率高,通常是在發病后的2h內就會出現死亡,死亡率最高可達100%。
?
?
?
?
3、臨床癥狀
本病根據其發病后臨床癥狀出現的情況,可以將豬魏氏梭菌病分為4 種類型, 即最急性型、急性型、亞急性型和慢性型。
?
3.1 最急性型
發病豬通常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就會死亡。死亡率極高,有的病豬會表現出一些癥狀, 如煩躁不安、共濟失調、角弓反張等情況。病程稍長的豬會出現呼吸不暢, 不斷嘶叫, 叫聲沙啞。表皮可見蒼白, 可視黏膜蒼白。有的病豬會從口鼻流出白沫, 突然倒地。四肢不斷顫抖, 前后劃動。常在幾個小時內會出現死亡。晚上發病的病豬可見其將飼料吃光, 第二天早上死亡。
?
3.2 急性型
急性型的病豬可以出現典型的病變, 可見病豬精神沉郁, 有腹痛癥狀, 排出糞便上有灰黃色組織碎片, 甚至還可見有血液。
?
3.3 亞急性型
本型的病豬通常具有較好的精神狀態, 食欲正常, 但病豬會出現持續性腹瀉, 排出的糞便開始為黃色稀便, 隨著病程的延長糞便可以變為清水樣。在糞便中混有大量組織碎片。外觀呈現米湯狀。病豬會因脫水而逐漸消瘦, 常在一周左右發生死亡。
?
3.4 慢性型
慢性型的病豬病程較長,常為數周或數月。病豬精神正常,但會間或性的發生腹瀉。排出的糞便為灰黃色。具有較高的黏性,常在肛門周圍和后肢上黏附,形成結痂。病豬生長發育變慢,體型出現漸進性的消瘦,最后變為僵豬或死亡。
?
4、防控措施
4.1 免疫接種
本病可以使用疫苗進行接種,懷孕期的母豬可以在產前1月時接種C型魏氏梭菌福爾馬林氫氧化鋁類毒素苗。在肌肉內注射5ml,過15d 后需要再次接種,劑量為8ml。這樣可以在妊娠期內形成抗體。仔豬在出生后也可以從母乳中獲得母源抗體,具有保護力。種公豬常在6 個月免疫接種1 次。
?
4.2 防治方案
由于本病發病急、死亡快,死亡率高,無治療時間。所以,本病只能以預防為主!??
(1) 讓養殖戶在飼料中添加0.5%的小蘇打,連用5~7天,以改善胃腸道環境。
(2)?美樂凈1kg?+ 菌林克1kg?+?旗智1kg,拌料1000斤,連用5~7天。
?
?
?
?
4.3 加強飼養管理
豬群要飼喂營養均衡的功能性飼料(如:旺仔863、肥壯肽、超濃1510等),及時清除圈舍內的糞便和雜物。確保圈舍的通風干燥。對養殖場內外要定期用康巴斯、過硫酸氫鉀復合物粉等進行消毒處理,可以有效殺滅養殖場內的病原菌。圈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溫濕度, 確保在不同季節保持溫濕度恒定。在養殖過程中還要注意預防各種應激因素等。
?
- 分類:技術應用
- 作者:金大眾生物
- 來源:www.wzjxdt.com
- 發布時間:2022-07-14
- 訪問量:0
2022年6月18日,在河南太康縣養殖場走訪養豬場時,很多養殖戶反應豬突然性死亡的病例很多,今天剛好遇到了一例急性死亡病例。
病死豬腹部膨大,肛門外翻,皮膚蒼白,解剖可見病死豬的喉頭、氣管內都有大量泡沫性物質,泡沫呈現粉紅色或大紅色。肺臟腫大,肝臟腫大充血,脾臟也發生充血。病豬表現出消化道不同部位都有出血點或出血斑。在胃底部有出血斑,腸系膜、腸道出現充血和出血,有的部位還可見腸道脹氣。尤其是小腸內有大量出血點,內容物稀軟,還可見有一些黏液和血液。全身各處淋巴結都出現充血和出血情況。最典型的是肺門淋巴結和腸系膜淋巴結充血和出血嚴重。
通過臨床癥狀和剖檢分析,診斷為豬魏氏梭菌病。
1、發病原因
本病病源屬于一種條件性致病菌,通常在動物胃腸道內長期存在,但不會使動物出現臨床癥狀,只有當動物處于某些應激情況下就會導致動物自身體質變弱,從而使魏氏梭菌有機可乘,導致豬發生魏氏梭菌病。
豬群密度過大、通風不良、氣溫突變、轉圈、合群、打架爭斗等各種不良應激因素可引起該病發生。改善飼養管理,降低飼養密度,改善通風條件,夏天注意降溫,冬天注意保暖,及時清除糞便,及時更換污染物或潮濕的墊草,定時進行有效消毒,可防止本病發生。
2、流行情況
魏氏梭菌也叫產氣莢膜梭菌, 呈革蘭氏陽性。本病的傳染源是各種已經發病或帶菌的動物,傳播途徑是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等傳染。本病多在氣候變化異常、陰雨潮濕的條件下流行,且本病不分年齡性別品種,均可發病。易感動物是各種家畜及一些家禽,但豬的感染率比較高。任何品種、年齡的豬只都能感染,其中仔豬和種公豬具有較高的發病率。本病死亡率高,通常是在發病后的2h內就會出現死亡,死亡率最高可達100%。
3、臨床癥狀
本病根據其發病后臨床癥狀出現的情況,可以將豬魏氏梭菌病分為4 種類型, 即最急性型、急性型、亞急性型和慢性型。
發病豬通常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就會死亡。死亡率極高,有的病豬會表現出一些癥狀, 如煩躁不安、共濟失調、角弓反張等情況。病程稍長的豬會出現呼吸不暢, 不斷嘶叫, 叫聲沙啞。表皮可見蒼白, 可視黏膜蒼白。有的病豬會從口鼻流出白沫, 突然倒地。四肢不斷顫抖, 前后劃動。常在幾個小時內會出現死亡。晚上發病的病豬可見其將飼料吃光, 第二天早上死亡。
急性型的病豬可以出現典型的病變, 可見病豬精神沉郁, 有腹痛癥狀, 排出糞便上有灰黃色組織碎片, 甚至還可見有血液。
本型的病豬通常具有較好的精神狀態, 食欲正常, 但病豬會出現持續性腹瀉, 排出的糞便開始為黃色稀便, 隨著病程的延長糞便可以變為清水樣。在糞便中混有大量組織碎片。外觀呈現米湯狀。病豬會因脫水而逐漸消瘦, 常在一周左右發生死亡。
慢性型的病豬病程較長,常為數周或數月。病豬精神正常,但會間或性的發生腹瀉。排出的糞便為灰黃色。具有較高的黏性,常在肛門周圍和后肢上黏附,形成結痂。病豬生長發育變慢,體型出現漸進性的消瘦,最后變為僵豬或死亡。
4、防控措施
本病可以使用疫苗進行接種,懷孕期的母豬可以在產前1月時接種C型魏氏梭菌福爾馬林氫氧化鋁類毒素苗。在肌肉內注射5ml,過15d 后需要再次接種,劑量為8ml。這樣可以在妊娠期內形成抗體。仔豬在出生后也可以從母乳中獲得母源抗體,具有保護力。種公豬常在6 個月免疫接種1 次。
由于本病發病急、死亡快,死亡率高,無治療時間。所以,本病只能以預防為主!
豬群要飼喂營養均衡的功能性飼料(如:旺仔863、肥壯肽、超濃1510等),及時清除圈舍內的糞便和雜物。確保圈舍的通風干燥。對養殖場內外要定期用康巴斯、過硫酸氫鉀復合物粉等進行消毒處理,可以有效殺滅養殖場內的病原菌。圈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溫濕度, 確保在不同季節保持溫濕度恒定。在養殖過程中還要注意預防各種應激因素等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推薦閱讀
- 某商家無證在抖音等網絡銷售獸藥被立案調查 2022.10.05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九期精彩回放! 2022.09.29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八期精彩回放! 2022.08.29
- 熱烈祝賀金大眾集團第三十屆經營智慧高峰論壇圓滿成功! 2022.08.26
- 金大眾商學院第十七期精彩回放! 2022.07.30
- 喜訊 | 河南金大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順利通過新版獸藥GMP驗收! 2022.07.21